自己本身是从事品质方面的工作,因为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PMP,由于今后的职业规划,以及我所在的公司的情况,工作中有一部分是按照类似PMP的指导完成NPI过程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PMP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相互印证,齐头并进。之后便在清晖班主任小白老师的帮忙下完成了报名工作,拿到厚厚的一本书后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考前准备。
应该和很多同学一样,拿到PMBOK的时候也是有点懵,因为这么厚的书,如此多的知识点,如果没有清晰的知识框架和要点明细,是完全没有思路的。所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和梳理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在学习PMBOK之前,首先就要做到“忘记”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虽然可能在平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PMP的思路,但是完整的PMP是自成体系的,完全有PMP自己的准则,所以,首先要清空思路,从头开始。
对于PMP前三章来说,其实讲解的是一些基础思想,这三章重要的可能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理解老美的思想,体会PMI编撰PMBOK的中心思想和目的,把握好了PMBOK的终点,学习起来也就有了指南针和目的地,这样会事半功倍。就我的理解来说,PMBOK由于是理论教材,所以“原则”永远要摆在第一位。也许这个观点不能帮你选择正确答案,但可能在你由于二选一时能帮你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对于之后的十个章节,就是按照十大知识领域以五大过程组的顺序展开来讲,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学习框架。最好能在第一节课后能把这个表格默写下来。那么这么多章节和知识点,有了整体框架也需要有脉络将他们联系起来,那么三大基准(范围,进度,成本)就是评价整个项目的最重要的骨架部分,对项目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余的知识领域(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和相关方)则是与三大基准一起通过整合过程组共同组成了整个项目。对于表格的记忆也可以通过规划XXX,管理XXX,控制XXX 的字面意思来深入了解过程组的具体作用。
对于PMP来说,由于有清晖教师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授课经验,所以如下四条小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高效的运用好这些资源和理解PMBOK。
① 上课认真听,并迅速地加以理解绝对是重中之重,因为你可以把你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用在老师讲的重点上,不管你的目标是5A还是pass,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绝对比辛苦地啃整本书要来的有意义的多。
② 我认为比较高效的方法就是看书的小标题,结合讲义完成预习;认真听课并且一定要做笔记整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书写的过程其实是在记忆和梳理的过程。
③ 课堂的例题和书上不直观的知识点可以拍下来,做错的习题可以返回来再做,真正理解一道错题,比作对本来就会的题目会让你的进步更大。
④ 这条可能不适合所有同学,但是不仅对于PMP,对于日常学习工作来说应该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多和大家讨论,在群里的每日一题,在课后的同学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思路,不要怕做错,因为交流的过程中,你请教别人的过程中,你指导别人的过程中,都是对你知识点的夯实和融会贯通,当你可以像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时,5A不在话下。
最后总结一下,PMP 不是单纯靠记忆的知识点,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点来传达PMP对于项目管理的理念,所以多加理解,融会贯通,一定会有好成绩,衷心的祝愿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此致
祝all pass
学习热线
400 880 5680
邮箱地址
marketing@tsinghui.com